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Ishac Nazy團隊研究了輔助免疫球蛋白治療疫苗誘導的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日前出版的《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了這項成果。
針對新冠肺炎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一種罕見副作用,即疫苗誘導的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癥(VITT),相關(guān)指南建議使用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加抗凝治療。研究組描述了接種ChAdOx1-nCoV-19疫苗后在加拿大發(fā)現(xiàn)VITT的首批患者中的3例對IVIG治療的反應(yīng)。
3名患者的年齡為63歲~72歲,其中一名為女性。在整理該報告時,加拿大已將ChAdOx1-nCoV-19疫苗的使用限制在55歲及以上的人群,因為有報道稱VITT主要發(fā)生在年輕人身上。該研究中有兩名患者表現(xiàn)為肢體動脈血栓形成;第三例有腦靜脈和動脈血栓形成。
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對血清誘導的血小板活化有不同的影響,提示血清VITT表現(xiàn)的異質(zhì)性。IVIG注射后,3例患者血清中抗體誘導的血小板活化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