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臨 滎陽市賈峪鎮(zhèn)村組干部當起群眾“守夜人”

2021-11-08 16:28:09

“各家各戶注意了,自來水管道修理好了,馬上就要送水,請做好準備”,11月8日一大早,滎陽市賈峪鎮(zhèn)龍臥凹村黨支部書記張栓玲在村民微信群里發(fā)布了一則新的消息。

“群眾這幾天都在家隔離,用水量驟然加大,昨天晚上9點10分,泵房主管突然爆裂”。張栓玲告訴記者,由于村里的水電工被隔離在家里,不能出門,村委干部就挺身而出,當起了水暖維修工。

“水罐里的水需要先排空,才能對主管進行焊接修復”,村委委員朱浩乾說,“57歲的村監(jiān)委主任朱子龍?zhí)崆敖鑱砹穗姾笝C、焊條、水管、彎頭、熔接機等修理用具,一直等到8日凌晨兩點,等到水罐里的水排空,馬上開始修理”。

8日凌晨,大風已經(jīng)刮了兩天,氣溫降到1攝氏度,穿著單薄的棉衣,朱子龍、朱浩乾在四處透風的泵房里一干就是6個多小時。

“現(xiàn)在是特殊時期,群眾都在家里,自來水可不能停,我們累點算啥?只要群眾的生活不受到影響,干部本身就是群眾的服務員”,朱子龍說。修完水管,老朱收拾好工具,又和大家一起,開始到街頭值守。

龍臥凹村常住人口有1100人,疫情來臨后,村三委干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按照滎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和賈峪鎮(zhèn)黨委政府要求,設立防控卡點,對村里9個村民組和20家企業(yè)的群眾進行居家隔離。

“村三委干部統(tǒng)統(tǒng)吃住在村里,不能回家,只有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落實各項工作要求”,龍臥凹村黨支部書記張栓玲說,“在3號、4號兩天,村委干部、黨員、志愿者、醫(yī)務人員等,每天都有60人在村委大院開火吃飯”。

由于物資緊缺,村委干部帶頭,他兩斤肉,我一袋米,9名村干部把自己家里的生活物資全部拿了出了來,可唯獨饅頭太少。

“張書記,我家地里有紅薯,我不能出門,你去刨回來,讓大家伙蒸蒸吃了吧,也算是我為抗疫盡一份力”,村民馬東閣給張栓玲打來電話。

“有這么好的群眾,你說我們當干部的苦點累點怕啥”,張栓玲說,現(xiàn)在,物資供應已經(jīng)非常充足,我們村干部就要當好群眾的勤務兵,給群眾跑好腿,讓群眾安心在家隔離。

米面油,肉蛋奶,常用藥品,奶粉、尿不濕、衛(wèi)生紙,各種蔬菜。每天,10名志愿者拿著群眾的采購清單,逐個發(fā)訂單,逐家送貨上門。

“我們組有5條街,最長的街道有400米,最短的街道也有200米,85戶群眾,志愿者送一趟下來,就需要3個小時”,1組組長許銀昌告訴記者。

“群眾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要求,我們不怕多跑腿,我們只有一個希望,早日戰(zhàn)勝疫情”,匆匆吃完午飯,張栓玲和賈峪鎮(zhèn)包村干部一起,又開始忙碌起來。

(文章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標簽: 干部 滎陽市 群眾 村組 守夜人 疫情 黨支部 微信 消息

關(guān)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