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路順:藤編加工帶動鄉(xiāng)親一起富

2022-03-18 08:42:08

小小的藤條在他們手中來回穿梭,不一會兒一個個藤椅的雛形便顯現出來。近日,記者走進鄄城縣臨濮鎮(zhèn)南街村路順編藤加工車間,氣槍聲不絕于耳,10多名工人正有序地進行著藤編加工。

路順編藤加工車間負責人孟路順剛從編制戶家中回來,他開的三輪車上裝滿了收集來的藤編加工品?!斑@些是不方便來車間的村民拿家走做的,做好后,我上門收回來?!泵下讽樢贿呅盾囈贿厡τ浾哒f。

孟路順1988年出生,別看他年齡不大,卻踏實能干。雖然加工車間越做越大,但他依舊和工人一起干活。這幾年,孟路順通過自身努力創(chuàng)辦路順編藤加工,成了鎮(zhèn)里出了名的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青年。

孟路順告訴記者,之前他一直在外地打工,雖然待遇豐厚,也能讓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始終認為,外面再好也不如家。2015年,孟路順結束了在外地漂泊的生活,回到了家鄉(xiāng),準備在家鄉(xiāng)干出一番事業(yè)。

回到家鄉(xiāng)后,孟路順便四處找尋適合在農村發(fā)展的項目,最終,他鎖定了藤編加工。

“村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婦女,藤編加工簡單易學,他們都能跟著一起做。”孟路順說。

說干就干。孟路順首先自己學會了藤編加工技術,然后在自己家中成立了加工作坊,一開始,加上孟路順只有4個人。隨著學會藤編加工的村民越來越多,家中小作坊已無法滿足加工需求。

“那時候村里剛好建成了一個200多平方米的扶貧車間,我就租賃了扶貧車間,把小作坊搬到了那里,然后以我的名字命名為路順編藤加工車間?!泵下讽樥f。

場地大了,前來從事藤編加工的村民越來越多。有些距離車間比較遠的村民,或者不方便來車間的老人,孟路順就讓他們拿到家中去做,做好后,他統(tǒng)一回收,這樣一來,孟路順便帶動了周邊100余人就業(yè)。

牛莊村的牛傳鵬夫婦,今年均已70多歲了,從2015年起就跟著孟路順從事藤編加工。由于兩位老人來往車間不方便,孟路順就把編制材料送到他們家中,編好后再去收回。兩位老人足不出戶每個月就能賺到2000多元的加工費,極大地改善了生活條件。通過自己的雙手掙錢,老人心中滿滿的幸福感。

隨著業(yè)務的擴大,2020年,在臨濮鎮(zhèn)黨委政府的協調下,孟路順租用了南街村集體閑置土地,建設了一個500多平方米的車間,這讓他對今后的發(fā)展信心更足了。

從最初的家庭作坊到700多平方米的車間,從四五個工人到100多名工人,這期間孟路順付出了太多的艱辛。但是,能在家門口創(chuàng)業(yè),帶動父老鄉(xiāng)親一起致富,孟路順認為這一切都值得。

近年來,在臨濮鎮(zhèn)黨委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越來越多的在外務工人員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他們發(fā)揮特長優(yōu)勢,賦能家鄉(xiāng)高質量發(fā)展,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實現了諸多群眾在家門口就業(yè)的愿景。

記者焦同帥通訊員劉永霞許志浩

(文章來源:菏澤日報)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