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市場的超高復雜度以及區(qū)域特性,決定了這個行業(yè)不會很快抵達終局;而無處不在的需求和場景,則成為了試驗各種新模式的土壤。
最近,高德和星巴克合作推出了一項名為“沿街取”的買咖啡服務。
具體來說,就是用戶在開車出門時如果想順路買一杯咖啡,高德地圖會根據起點和目的地尋找沿途最為合適的星巴克門店,并自動規(guī)劃合理的途徑路線,方便導航前往;你甚至都無需找停車位走進咖啡店,因為高德會提前將你抵達的時間點告知門店,屆時就會有店員拿著剛制作完畢的咖啡等在街邊,從車窗遞入。
(資料圖)
從體驗上看,這種全程不下車就能取餐的順暢流程,稱得上是服務端的顯著升級;但從更縱深的行業(yè)層面來看,“順路”這種行為背后,或許暗示了生活服務市場的另一種潛在重要場景。
到家和到目的地之間
通常來說,本地生活大致可分為“到家”和“到目的地”兩大市場,這是行業(yè)內被廣泛認可的觀點。
顧名思義,“到目的地”對應的就是用戶出門消費,包括但不限于餐飲、購物、游玩等需求,圍繞對應目的地的提供各類生活服務;而“到家”就是目前許多人已經離不開的外賣服務,主打送貨上門。
截止目前,兩大市場雖然遠未到達終局階段,但也都已經發(fā)展多年,且擁有運營成熟的主流企業(yè)(美團、餓了么等),以及聲名在外的新晉企業(yè)(抖音、高德等),各種能夠想象得到的服務已基本被覆蓋。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到家”和“到目的地”以外,是否還存在另一個尚未被開發(fā)的第三場景?
從大多數人的日常來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要么宅在家中,要么在外某個目的地停留,除此之外,我們的時間基本花在了“路上”。
“在路上”是每個人長久以來的剛需,因此產生了汽車、公交、地鐵等國民支柱級別的產業(yè),近年來也衍生出網約車、共享單車等熱門新經濟。但其他種類更豐富的本地生活服務?看上去似乎很難與這個場景結合。
而這就是高德與星巴克本次聯合推出“沿街取”咖啡項目的特別之處——商家交付給用戶的服務方式既不是送貨上門,但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到店停留消費??梢哉f,這是一種在時間和路徑成本上更具效率、同時結合了輕度配送流程的特殊“到目的地”服務。
一切都是在途中,“順路”發(fā)生的。今天你可以上班順路買杯咖啡,未來也可以下班時順路帶些蔬菜、一束鮮花,或者順一些回家后看電影吃的零食;你今天可以開車順路買些什么,以后或許也可以在打車路上順便買些什么。
正因如此,無論對于用戶還是實體商家來說,這種“順路服務”或許可被視作一種新型消費場景。對于用戶,意味著以往在途中受限于操作成本而被壓抑的某些生活消費,有了全新的解決方案;而對于商家來說,如今在騎手取貨配送和接待用戶上門消費之外,也擁有了另一重全新的經營場景。
效率至上的增量服務場景
生活服務場景中,如果說“到家”的需求核心是不出門享用服務,“到目的地”的核心是更好的沉浸式體驗服務,那么“順路”的核心需求就是高效獲取服務。
從高德與星巴克的“沿街取”案例中就可以看出,無論是選擇最合適咖啡店的行前路線規(guī)劃,還是根據車輛抵達時間、由店員在最佳時機將咖啡交付給開車經過的用戶,整個鏈條突出的核心關鍵詞就是極致的高效。
在理想狀況下,用戶甚至不需要任何等待——而無論在“到家”還是“到店”場景下,生活服務的消費全過程中,用戶等待都是不可避免的環(huán)節(jié)。
而對于商家來說,“順路”無疑也是繼外賣之后,又一種在不增加店鋪面積的前提下提升經營效率的方式,意味著輻射半徑從之前的周邊四五公里,到了能夠駕車的數公里甚至數十公里左右范圍;門店流量池也因此變得更大,進一步提升了代表著經營效率的坪效比指標。
過往“順路”無法成為備受重視的主戰(zhàn)場,核心理由可能也是效率。此前我們開車上班路上如需要買一杯,首先要自己決策、挑選一家沿途合適的咖啡店,導航前往;到目的地后,還需要找停車位,下車后進入店內點單、等待咖啡制作完成,然后再上車重新設置目的地,繼續(xù)導航前往……很顯然,這是一個略顯繁瑣的過程,繁瑣到足以讓不少用戶直接打消喝咖啡的念頭。
而讓“順路”如今能夠成為全新場景的關鍵變量,就在于地圖導航產品的升級和深度介入。
事實上,“順路”這個場景本身就是動態(tài)的,也為了吻合效率這一用戶核心需求,幾乎所有的計算都具有實時性,例如路線規(guī)劃導航的合理性,中途的擁堵情況,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抵達時間,更優(yōu)的服務交付時間和地點,而面對這樣高復雜和高實時性的規(guī)劃需求,以高德這樣的在出行技術積累層面深厚的地圖導航產品作為基石,幾乎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
據了解,截至2023年1月的最新數據,高德地圖調用北斗衛(wèi)星日定位量已超過3000億次,并以聚合模式建設一體化出行服務平臺,目前已接入了城市出行和城際出行的全品類服務,包括公交地鐵、出租車、網約車、騎步行、摩托車等城市出行服務,火車、客運、飛機等城際出行服務,豐富的出行技術和產品積累,能夠確保順路規(guī)劃和導航的高效率。
而此前已經升級為“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高德,以開放生態(tài)對全品類服務和全域企業(yè)進行深度聚合,則可以為用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餐飲、購物、加油充電等實用生活服務,也是“順路”未來豐富的潛在資源。
總體來說,無論對于用戶還是線下實體商家,這都是一個可以想象的生活服務新場景,同樣符合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當今社會發(fā)展趨勢。
效率就是需求,效率就是市場。理想情況下,未來我們無論是日常上下班還是外出旅游,都能“順路”把該辦的事都給辦了,而這個增效的過程,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tài)。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