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上海港嚴重擁堵。對于“港口延誤情況越來越嚴重”“本周在上海港等待裝卸的船舶數量已飆升至300多艘”等言論,上港集團明確表示,上港集團嚴防疫情,碼頭生產經營如常,集裝箱船未見擁堵。
根據上港集團內部數據監(jiān)測,目前上海港作業(yè)平穩(wěn)有序,上海港的靠泊效率大幅優(yōu)于2021年的整體水平。自3月28日以來,上海港集裝箱船平均等泊時間小于24小時,平均等泊船舶小于10艘次。
據海事部門介紹,目前,從長江口到洋山深水港,都沒有出現(xiàn)堵港的情況。吳淞海事局的數據顯示,3月28日以來,長江口進出船舶日均339艘次,其中大型船舶293艘次,長江口“黃金水道”船舶數量和通航秩序跟往常持平。洋山海事局的數據顯示,近期,洋山深水港進出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平均每日約24艘次,國內航行內支線集裝箱船舶平均每日約40艘次,屬于正常水平,甚至略高于今年前3月的平均值。此外,洋山港的油船、LNG運輸船等船舶也都正常進出。
記者從一些船公司那里了解到,中國基礎設施條件好,碼頭生產效率高,除非因極端惡劣天氣等原因確實暫停作業(yè),不然集裝箱船不太可能出現(xiàn)大面積積壓的情況。
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胡勤友教授告訴記者,網上流傳極廣的一張AIS(船舶信息識別系統(tǒng))圖,比例明顯不正常,一艘船比深水航道還寬,因此顯得特別擁擠。
同時,從對船位的標識來看,這張AIS圖有可能來自總部位于英國的船位查詢網站(marinetraffic.com),圖上的AIS信號標識,不僅僅指示集裝箱船舶,還包括貨船、漁船,甚至包括助航標志和漁網等。
記者還從上港集團處了解到,當前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肆虐確實給貨物運輸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zhàn),特別是陸路集卡跨省運輸受到影響。但上港集團已積極采取了一系列保穩(wěn)保供、促暢促聯(lián)的有效措施,港口實施閉環(huán)管理,生產運行保障人員駐守港區(qū),確保港口全天候正常作業(yè),保障長三角乃至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暢通。
據悉,春節(jié)后,上海港就利用非作業(yè)高峰及空箱大量回流之際,幫助船公司將空箱疏運至內陸點,為后續(xù)生產恢復做好準備。目前,上海港大量空箱已前置到客戶端,便于客戶發(fā)貨。
同時,疫情防控和網格化篩查期間,上海港積極優(yōu)化推出“集裝箱陸改水”服務,服務涵蓋上海港洋山片區(qū)、外高橋片區(qū)各碼頭至長江及長三角區(qū)域相關港口;集團旗下上海上港長江多式聯(lián)運有限公司正式上線“聯(lián)運先聲”業(yè)務公眾號,助力共建更為暢通的上海港集疏運通道;上海港海鐵聯(lián)運有限公司第一時間發(fā)布公告,提供多站點對接蘆潮中心站海鐵聯(lián)運天天班列服務……這些措施都是有效的集疏運手段,可有效緩解因疫情影響造成的公路運輸資源緊缺壓力。
目前,上港集團聯(lián)合中遠海、馬士基、達飛、地中海等各班輪公司,向客戶積極推介各種補充的集疏運方式,使用水路、鐵路進箱的客戶比例持續(xù)攀升,客戶咨詢量也在大幅度增加。
此外,為了配合涉及上海港進港運輸的集裝箱車輛新的防疫要求,上港集團旗下的港航數科僅用12個小時上線了集卡防疫通行證,整合電子提單、隨申碼和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讓上海港集裝箱運輸車輛“一碼”暢行,外環(huán)隧道通行效率獲得極大提升。
(文章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