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極、大動物手術機器人、小動物手術機器人、高頻數字腦電圖機……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之“腦機智能與數字生命”分論壇上,腦接口領域新技術新成果密集亮相,引來人潮涌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腦機融合的核心技術與突破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澳X機接口是一種新興的顛覆性技術,其終極目標是讓硅基器件和碳基生命有機融合,實現生命進化的新形式和新高度,這會掀起新一輪的技術浪潮?!敝袊茖W院院士、神經科學家張旭在本次論壇的致辭中表示。
腦機接口產品和成果“競相亮相”
在本次論壇的展示區(qū),眾多的腦機接口相關產品和技術,讓人感覺猶如走進未來世界。
比如,在X會議室,腦虎科技展示了32通道、64通道和128通道的柔性電極等多款實物產品,引得不少觀眾圍觀。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柔性電極收集腦電信號后,后端程序可以實現對腦電信號的分析,從而實現對被試對象行為的解碼。
會議現場,多家公司和高校密集發(fā)布了腦機接口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比如,腦虎科技在科研成果視頻中展示,完成了256通道皮層電極植入手術的2歲拉布拉多犬“尼奧”,正在進行跑步機訓練,腦虎科技的工作人員通過采集“尼奧”的腦電數據,分析其運動行為,從而實現對“尼奧”運動行為的解碼。
記者還觀看了一只名為“悟空”的7歲恒河猴的科研視頻。今年5月,腦虎科技的工作人員訓練“悟空”達到通過意念打游戲的實驗效果。
除上述科研成果外,腦虎科技發(fā)布了2項學術成果和3項醫(yī)療臨床成果,分別為幫助實現大腦神經解析與調控的“絲蛋白神經光電極”,幫助實現硬腦膜外微創(chuàng)植入的“類蚊口器仿生柔性神經探針電極”,以及2023年上半年與醫(yī)院等合作完成的3項腦機接口植入手術。
天津大學也介紹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天津大學醫(yī)工院副院長許敏鵬表示,2021年,天津大學與華為合作研制了無感視覺刺激、極微弱腦電特征的腦控鍵盤,并發(fā)表相關專利;2022年,天津大學實現了非侵入式的腦控鼠標,被訓練者經過15分鐘的訓練,可以實現簡單的腦控追逐目標的二維控制。
“如果能實現高效的腦控鍵盤和腦控鼠標,那么消費級的腦機接口產品也就離我們不遠了?!痹S敏鵬在論壇現場說道。他介紹,腦控鍵盤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離散指令的輸出,而腦控鼠標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連續(xù)的運動控制。
腦虎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彭雷則在現場介紹了侵入式腦機接口的3大路線:一是硅基硬質電極系統(tǒng);二是血管電極系統(tǒng);三是柔性電極系統(tǒng)。其中,柔性電極系統(tǒng)是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和腦虎科技共同選擇的路線,該技術能幫助解決高通量、低創(chuàng)傷和長期在體等3個核心問題。
前景廣闊整體發(fā)展仍處襁褓期
在本次論壇的主題演講中,多位演講嘉賓提到,腦機接口應用前景廣闊,但目前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革命的重要驅動力,將掀起一場數字生命革命,重塑創(chuàng)新鏈和產業(yè)鏈?!敝锌圃荷虾7衷焊痹洪L吳成鐵說道,其中腦機接口是BT(生物科技)+IT(信息科技)領域最活躍的研究方向之一,將改變人類與世界的信息交互方式。
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介紹,腦機接口技術在醫(yī)療級和消費級的應用場景中有許多想象空間,且有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腦機接口在很多應用場景中還不能實現,目前整體發(fā)展仍然處于襁褓期。
“消費級腦機接口仍然面臨兩大主要的技術問題?!痹S敏鵬表示,其一為不自然的腦機交互方式;其二為不友好的腦機硬件形態(tài)。他認為,在實現更加自然的腦機交互方面,需要腦機自然編解碼技術和腦電演進模型。在建立用戶友好的硬件系統(tǒng)方面,則需要全集成化微型腦電采集裝置和低噪聲低阻抗腦電非濕電極。
論壇現場,腦虎科技面向全球腦科學家推出了腦科學開放平臺,為行業(yè)內科學家和公司提供了通用腦機接口領域開源生態(tài)自主研發(fā)的軟件選擇。
針對腦機接口領域國產軟件缺乏的問題,天津大學等聯合搭建了國內首個腦機接口領域綜合性開源軟件平臺MetaBCI,支持腦機接口全流程軟件開發(fā),降低構建腦機接口系統(tǒng)的技術門檻,減少研發(fā)成本,促進轉化落地。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