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FAST”重大發(fā)現(xiàn):為快速射電暴起源研究提供關鍵觀測證據(jù)

2022-03-18 18:20:38

3月18日,《科學》雜志發(fā)表題為“Frequency-dependent polarization of repeating fast radio bursts - implications for their origin”的研究論文,指出重復快速射電暴處在類似超新星遺跡的復雜環(huán)境中。

此次研究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偏振頻率演化關系研究快速射電暴周邊環(huán)境,首次提出能夠解釋重復快速射電暴偏振頻率演化的統(tǒng)一機制,并可以通過偏振觀測確定其可能的演化階段,為最終確定快速射電暴(FRB)起源提供關鍵觀測證據(jù)。

來自銀河系外的快速射電暴(FRB),可以穿越宇宙的一生,每天發(fā)生至少10萬次以上。每一次閃耀都可能釋放了相當于太陽1整年的能量。

利用中國天眼FAST和美國綠岸望遠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李菂和之江實驗室馮毅領導的國際團隊,首次發(fā)現(xiàn)了重復快速射電暴的統(tǒng)一的偏振特性。

這些至今無解的宇宙爆炸,普遍在高頻高度偏振,在低頻小甚至無偏振,并且可以用一個統(tǒng)一的參數(shù),即RM scatter - σRM,量化解釋多個重復暴的所有偏振測量。

基于這一發(fā)現(xiàn)的模型可以約束快速射電暴區(qū)域的大小,磁場,不均勻度等基礎物理特征。更大的RM-scatter有可能對應了更年輕的FRB,也向最終揭示這一宇宙謎團前進了一步。

北京時間2022年3月18日,《科學》期刊發(fā)表了這一結果。(記者 蒲文思)

標簽: 中國天眼 FAST 國家天文臺

關閉
新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