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界頭部豪華品牌認可 智己汽車技術深度終于被看到

2023-08-04 19:19:15

進入電動化時代,中國汽車行業(yè)過去“以市場換技術”的局面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在燃油車時代占據技術優(yōu)勢的外資汽車品牌,為了應對高速發(fā)展的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開始主動向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尋求技術支持。

7月27日,上汽集團正式宣布,已與奧迪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結合各自優(yōu)勢,加快上汽奧迪全新電動車型開發(fā)。此前已有多家媒體報道,奧迪看中了上汽旗下智己汽車的高階智駕和高端智能電動平臺,雙方談判的項目涉及三電系統、下車體、智駕系統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成立于2020年的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方共同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目前智己在售車型共有兩款,分別為L7和LS7。今年6月份,智己LS7車型銷量為1948輛,開啟交付4個月內,智己LS7累計銷量已達到7737輛。

背靠上汽集團和中國互聯網巨頭企業(yè),智己汽車在智能電動上的技術實力不容小覷。此次獲得奧迪品牌的青睞,從側面印證了智己汽車的技術底蘊已經達到向外輸出的行業(yè)領先水準。

隨著奧迪與上汽集團合作的落地,中國過去在汽車行業(yè)中以市場換技術的局面將要翻篇,一個技術輸出、平等共創(chuàng)的新拐點迎面而來。

智己汽車技術實力已位居行業(yè)領先水平

如果仔細剖析智己汽車的技術實力,可以發(fā)現從平臺架構、三電性能到智能駕駛軟件技術,智己汽車都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具有明顯優(yōu)勢。

首先從整車電動平臺來看,智己汽車電動平臺專注于高階純電車型,具備高度模塊化設計,支持2800mm至3200mm軸距車型開發(fā),支持B至D級轎車、SUV、MPV等多款車型。這意味著智己汽車平臺具備很強的兼容性,能夠滿足汽車公司多樣化的開發(fā)需求。

而在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電池、電機和電驅的三電性能上,智己平臺是行業(yè)內為數不多的“全域800V+雙碳化硅”平臺,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熱管理系統、充電系統在內的功率器件均為800V,動力性能、充電性能、空調性能,通通都強!其峰值扭矩高達800Nm,比小鵬汽車對外宣傳的800V平臺更扎實。

而且,智己平臺的前后電驅均搭載SiC碳化硅功率模塊,總功率579kW/787Ps,強悍動力比肩地表最強燃油SUV DBX707;在極速狀態(tài)下的最高時速達到252km/h,零百加速低于3.5秒,較同級別性能標桿Model Y Performance版本更勝一籌。

盡管在外界看來,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水平是國內汽車公司中的領先存在,但實際上,智己汽車智駕能力可以相比肩。其先進的硬件系統架構和人工智能算法,幫助智己躋身智能駕駛行業(yè)第一梯隊。

智己汽車IM AD智能駕駛系統采用了激光雷達、視覺等多種傳感器組合方案,構建起360度全覆蓋、多重探測、互為驗證的感知能力,可對多種目標,甚至遠距離微小物體進行精準探測識別。

在軟件算法上,智己汽車和上汽領投的全球頭部智能算法公司Momenta聯合打造“頂級車控+頂級算法” ,應用了行業(yè)內首個D.L.P.人工智能模型打造的高階智駕功能。

智己的高速高架NOA領航輔助上線以來,絲滑的跟車體驗,成熟老練的加塞處理,安全感滿滿的大車異形車避讓,老練的變道插空,高效的進出匝道動態(tài)決策……可以說,智己和小鵬行業(yè)唯二的智駕核心能力,完全可以駕馭任何豪華品牌的需求。

另外,智己在智駕領域的合作伙伴Momenta,團隊成員多數來自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等國內外頂級名校,其過去一直鉆研L4級別自動駕駛算法應用在量產車上,是降維賦能。

智己不僅關注智駕,更關注人機共駕,通過以視覺為主的融合方案作為終局目標,構建“整車智能感知+中央大腦+區(qū)域控制”的全新智能化電氣架構,達成智駕、智艙和車控全方位的智能化新體驗。這是其他自主品牌難以提供和短期追趕上的技術優(yōu)勢。

其推出的“全程AI艙”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整車智能化軟件產品,也是國內唯二基于Linux內核自主研發(fā)的操作系統,能夠實現整車傳感器與智艙的全域融合。“一屏余光感知”、“一鍵場景代駕”和“一路刷爆體驗”等三大功能讓消費者降低駕駛焦慮,讓駕駛更加輕松。

在智己汽車最核心攻克的智能電動車的駕控體驗上,智己平臺即將落地整車運動控制策略。通過動力域和底盤域的融合上移,形成中央協調運動控制器 VMC,以實現車身姿態(tài)控制的最優(yōu)化,帶給用戶顛覆性的駕控感受。

智己高端豪華的品牌定位與奧迪相契合

盡管小鵬汽車和智己汽車在技術實力上都被大眾集團看中,但是大眾品牌選擇牽手小鵬汽車,而奧迪青睞智己,區(qū)別就在于,智己的高端純電定位,與處于一線豪華品牌梯隊的奧迪相吻合。

智己平臺的高端屬性,不僅體現在智能化技術的集成上,在豪華品牌強調的操控性能方面做得同樣毫不遜色。電車時代,對操控不計成本的投入,是智己對汽車“靈魂”的堅持。

界面新聞了解到,智己平臺支持四輪轉向、空氣彈簧、電控減振器等高階裝備,硬件均嚴選自全球頂級供應商,兼容輕量化高載荷全鋁底盤,前雙叉臂式、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結構;50:50的最佳前后軸荷比為高性能整車奠定了完美布局。

以搭載智己平臺的實車為例,智己LS7采用與瑪莎拉蒂Levante同系列的德國大陸空氣懸架系統,可通過調節(jié)懸掛高度適配不同駕駛場景。在車輛靜止或運動中,可根據不同車速或負載變化,實現車身高度的主動隨速調節(jié),提升車輛行駛過程中的舒適性、安全性和經濟性。

為了打造更優(yōu)異的全路況駕控表現,智己LS7由智己IM Motorsport與具備F1技術背景的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團隊共同合作調校,延續(xù)智己品牌一貫的高品質駕控體驗。針對SUV車型全路況的駕控需求,讓智己LS7無論在公路還是非鋪裝路面都能擁有高品質的駕控體驗。

在優(yōu)秀的操控能力加持下,智己LS7超越保時捷,刷新了電動汽車最大海拔差世界吉尼斯紀錄,以實踐證明綜合產品實力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準。

奧迪看中智己平臺,是透過智己汽車已上市車型看到了其技術儲備的深度。中國汽車品牌的智能化核心技術能力,已經足以滿足所有外資品牌的需求,也能迎合奧迪對平臺智能和性能的雙向追求。

另外,奧迪與上汽曾有過合作的基礎,選擇與智己平臺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向外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同時,中方也能獲得更高的自主權,推進產品本土化。一旦奧迪利用智己平臺,推出具備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還可選擇將產品出口,向海外市場謀取更大規(guī)模的銷量。

從奧迪自身進展來看,其電動化轉型并不盡如人意,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追趕上競爭對手的進度,保持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奧利弗·布魯姆(Oliver Blume)曾公開表示,奧迪不僅車型陣容落后于競爭對手,而且大眾集團的業(yè)務也高度依賴中國,純電動汽車產品線與中國市場相比沒有競爭力。不僅如此,布魯姆還認為,奧迪還面臨嚴重的軟件問題,從而導致其電動產品的發(fā)布計劃不斷推遲。

此次奧迪反向購買中國前沿電動化技術也折射出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跨國汽車品牌在這場新能源汽車競賽中所面臨的壓力。借力中方技術與平臺推進轉型是其可以采用的捷徑之一。目前來看,智己是最適合奧迪在華轉型的選擇。

一次雙贏的聯手

此次奧迪與智己的合作,不僅有利于奧迪自身的轉型,對于智己平臺而言,也能攤薄其研發(fā)成本,提升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這是一筆雙贏的生意。

首先,奧迪選中智己是對后者技術實力的一次有利認可,也意味著智己汽車已經達到了技術向外輸出的水準。智己汽車將有機會面向更多的跨國汽車公司對外輸出智能化技術,進入技術服務收入時代,是其技術變現的重要拐點。

業(yè)內人士透露,做技術和平臺,投入屬于輕資產,且都是已經量產的產品,軟件也相對容易復制給合作方,所以邊際收益和毛利都相對較高。對于智己汽車而言,向奧迪技術輸出帶來的額外技術收入,或將提振其整體盈利能力,早日實現盈虧平衡。

事實上,包括特斯拉在內也正在積極推動其自動駕駛軟件FSD向外出售,一方面在原有賣車基礎上拓寬營收來源,向第三方銷售智能駕駛系統的軟件公司轉變,另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規(guī)模效益,攤平技術研發(fā)成本。

其次,中國高端純電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都在這一細分市場進行了布局。而想要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除了產品技術實力有保障,智己汽車還可以憑借與奧迪的合作,提升國內知名度,刺激銷量提升。

界面新聞了解到,智己汽車在未來2到3年里,會迎來智能化在產品應用上的集中爆發(fā)。明年,全新電氣架構將搭載最新高通8295高算力芯片,在D車上首發(fā)應用。2年后,進一步搭載全新中央協調運動控制器VMC的E、F車型,將在駕駛性和舒適性上給予用戶更為極致的體驗。

智己汽車已完成主要核心細分市場的產品規(guī)劃布局,包括全新智能中型城市跨界SUV C車和城市轎跑 D車的產品組合,聚焦新一代年輕人群需求和生活方式的E車和F車。這兩款車將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標桿式新物種,完美展現智己品牌對創(chuàng)新和科技的不斷探索和跨越式迭代。

智己汽車已經在產品規(guī)劃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和奧迪的合作將推動智己汽車在這一領域的消費者感知度,完成從0至1的品牌建立,刺激銷量進一步增長,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

此外,智己汽車還將通過和奧迪的合作,提升海外市場知名度,有利于未來出口。按照規(guī)劃,基于全面的產品布局,智己汽車力爭在2025年完成整車年銷量30萬輛,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第一陣營。同時,智己汽車也已正式啟動海外市場的布局工作,將很快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過去30年,中國一直是全球汽車巨頭用技術換市場的成功典范。但是,中國汽車行業(y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崛起,成功實現了換道超車??鐕嚲揞^已經意識到,想要在中國市場繼續(xù)保持市場領先位置,必須吸納中國本土企業(yè)優(yōu)秀的技術,進行更為深入的本土化研發(fā)。

智己與奧迪的合作,仍是一場技術換市場的合作,但雙方的角色已經發(fā)生了轉變。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關閉
新聞速遞